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8日电(袁秀月)2019年,中国电影票房意外迎来低潮期。在刚过去的第一季度,电影票房同比减少16亿,观影人次也下降。有人认为,除了票价影响,还有观影方式的变化,很多人选择在网上看新片,而非是电影院。
从网上购票,在视频网站看电影,到电影宣传倾向新媒体,电影发行方式变化,互联网对电影的影响越来越大。有一天,电影院真的会消失吗?在17日的北影节互联网电影主题论坛中,多位业内大咖对此展开讨论。
北影节互联网主题论坛嘉宾。袁秀月 摄
增速放缓是趋势,保持增长也是趋势
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统计数据,在2019年一季度中,全国总票房186.18亿元,较去年同期减少16亿元,跌幅达8%,观影人次也同比下降。
而在2月,内地电影票房刚破110亿,创下全球影史新高。今年春节档还被称为“最强春节档”,其中,《流浪地球》更是成为一匹黑马,票房超46亿,《疯狂外星人》《飞驰人生》等也都超过15亿元。
然而,1月和3月的票房成绩却都不佳。3月份,仅有《惊奇队长》一部电影刚过10亿,黑马《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》创下9亿多票房,但其他电影票房表现不佳,3月票房比去年减少近10亿。
有人认为,票价上涨是导致观影人次下降的原因之一。也有人说,观众娱乐方式增多、观影习惯也正在发生转变。这其中离不开互联网的身影。
近几年来,视频网站正在快速成长扩大,爱奇艺、腾讯、优酷等不仅仅是视频平台,也开始深度介入到影视行业的各个环节中。
爱奇艺创始人、CEO龚宇说,互联网视频行业15年来只干了三件事,一是把电影院的电影平移到互联网上观看,二是观众从互联网上买票,三是网络微电影标准化。他认为,购票方式的变化对电影院来说是个打击,因为电影院的利润不是靠电影票,而是现场消费,现在这部分商业机会没有了。
其实,互联网对电影院的影响不止于此。2018年,中国电影票房突破610亿,而同年网络视频行业的市场规模是2000亿,其中,内容付费的市场规模为536.5亿。龚宇认为,这是跟电影票房可比性最高的一项数据,而他预测,今年网络付费内容将会超过电影票房市场规模。
在他看来,2019年一季度也许是个极端的季度,但这种趋势应该不会变——“前几年中国电影院蓬勃发展的好日子再也不会回来了”。
爱奇艺高级副总裁、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也认为,一季度可能是一些特殊事情引发的连锁反应,但增速放缓是一种趋势,保持增长也是一种趋势。
《流浪地球》海报
互联网提供了另一种选择
技术的发展正给电影行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,在阿里影业高级总裁、淘票票总裁、优酷电影负责人李婕看来,购票APP的想看和评分按钮正给电影行业带来巨大的改变。对电影导演来说,不能只注重自我表达。对电影发行来说,要靠数据,结合舆情和热度,推测出排片和上座率。
而在传统影业的从业者来看,又有不同的视角。华谊兄弟联合创始人、CEO王中磊认为,互联网带来了很多变化,包括消费习惯的改变、宣发模式的变化以及观影行为的变化等。这刺激着电影市场的成长,让传统影业活泼起来,比如这几年国产电影也出现了很多黑马作品。
但同时,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,比如有些人认为大数据可以取代电影最原始的开发。王中磊认为,这把创作规律带偏了,失去了对电影本身创作规律的尊重,打破了电影综合艺术的平衡。
“我认为电影的生产,特别是创意部分,它是个体的艺术、导演的艺术、编剧的艺术、演技的艺术,不是数字的艺术。”所以他觉得,互联网应该更多是工具,是提效、参考,而不是来取代。
互联网和传统影业到底应该呈现什么样的关系?4年前,龚宇曾有个著名的论断,即电影院迟早会消亡。而后来随着对电影的了解深入,他更愿意提倡形成多元的商业模式。
他认为,互联网和票房有几种不同的排列组合,一种是票房和互联网收益都大了,还有一种是互联网收益大了,票房收益小了,但是总收益变大了。他希望票房大了,互联网收益也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