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胆”导演王扶林:“搞文艺创作还是要纯粹些”

  “大胆”导演王扶林:“搞文艺创作还是要纯粹些”

  近日,曾执导拍摄过经典电视连续剧《红楼梦》与《三国演义》的著名导演王扶林在国图艺术中心与观众分享了一场题为《光影中的名著:拍摄电视剧<红楼梦>和<三国演义>的那些事》的讲座。在这场别开生面的讲述中,王扶林导演解密了许多《红楼梦》和《三国演义》背后的故事,并以自身经历阐述了读书对于导演事业的重要性。

  “给我一年时间读书”

  1931年2月1日,王扶林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,之后随父母去上海,并在上海长大。王扶林的一生充满变数,正如谁也没能想到,一个曾经的“调皮蛋”成长为拍摄出经典电视剧的著名导演。

 

  小时候的王扶林非常贪玩,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读书,说一打开书就头疼,看不懂上面的字,学校的老师为念书的事情找过家长好多次。王扶林笑着回忆起小时候的自己,说若不是家长求情,自己可能中学都没法毕业。

  1949年5月,上海解放,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(上海戏剧学院前身)表演系开始招生,他多次应考,文化课却成为了绊脚石。好在他没有放弃,几番努力,终被录取,成为第一批大学生。

  进入大学后,王扶林才发现了自己与同学的差距,课堂上,同学们什么书都知道,并且都认真的读过,而自己读过的书却屈指可数。不甘落后的他第一次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,于是开始发奋读书,咬着牙读完了《钢铁是怎样练成的》《复活》等中西方经典巨著。

  从此,读书成了王扶林的习惯,更是他成功导演多部经典电视剧的制胜法宝。

  当中央电视台决定把拍摄《红楼梦》的重任交到王扶林手上的时候,他没有急于建组拍摄,而是向电视台提出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要求:“找一个安静的地方,给我一年时间读书。”

  一年的时间里,他处于脱产状态,把自己关在招待所的房间里反复阅读《红楼梦》并请教专家,正是反复沉浸在红楼的字里行间,他才对这部巨著有了深切的理解,为之后的顺利拍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“那一年,我竭力要做的事,就是全面理解《红楼梦》的内涵、曹雪芹的生平等等。其实,花一年时间全部理解是不太可能的,但我尽力而为。”

  谈及对年轻导演、演员的建议,王扶林只说出了“读书”二字。“要多读书增强文学修养,各类书都要读,了解不同的人生状态,这样才能当好导演和演员。”

  第一个吃螃蟹的“王大胆”

  在电视台,王扶林有一个外号叫“王大胆”,因为他总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:1959年,王扶林和笪远怀导演的三集电视剧《新的一代》是中国电视剧史上首部多场景的电视剧;1980年,王扶林和都郁联合执导了中国首部电视连续剧《敌营十八年》……

  成绩单如此耀眼,其背后却写满了心酸与不易。

  拍摄《敌营十八年》的时候,受制于经费、人员、技术等多方面因素,当时拍摄电视剧的条件并不成熟。“那时候想,别的本事没有,有的就是干劲,不怕吃苦。”王扶林凭着一股热情,一味低头向前冲,可最终收获的却是批评。

  有观众曾撰文批判《敌营十八年》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生搬硬套、脱离实际、漏洞百出。后来王扶林反思这部戏的时候,也形容自己“洋相百出”。

  失败没有浇灭他梦想的火苗,前后历时五年拍摄的《红楼梦》证明了王扶林不仅是“王大胆”,还是“真本事”。

  1979年,王扶林在英国考察时发现,英国民众很喜欢看由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电视剧,由此他萌发了将中国的四大名著搬上电视荧幕的想法。回国后,一项杂志的调查更坚定了他的想法,调查显示,在一所名牌大学中文系,有些学生竟然没看过四大名著。“作为一个中国的电视工作者,有责任普及中国的古典名著、传统文化。”

  于是,王扶林找到了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台长,表达了自己的想法,拍摄四大名著。台长问先拍哪一部名著好,王扶林说:“《三国演义》和《水浒传》都是大场景的打戏,《西游记》要有许多特效,都比较难拍。《红楼梦》室内戏多,就拍《红楼梦》吧。”谈起当初拍摄《红楼梦》的原因,王扶林笑称自己太天真,“现在一看我这话就是随口一说,光胆儿大了,我当时都没研究过《红楼梦》。”

  其实最初《红楼梦》的导演并没定为王扶林,他找了好几位老导演,希望由他们操刀这部戏,但都遭到拒绝。无奈之下,王扶林想,大家都说他是“王大胆”,那就索性大胆一回,自己去拍《红楼梦》吧。

这里是广告,联系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