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剧揭秘《七日·生》创作故事

  编剧揭秘《七日·生》创作故事

  津产电视剧《七日·生》,自开播起就获得好口碑和网友热议,微博屡登话题榜。在最新公布的省级卫视黄金剧场电视剧收视率排名榜上,该剧荣登第一。昨日,该剧主创团队、派乐传媒编剧叶小刀、王思锋、李习武、周青青接受记者采访,分享了这部剧的创作构思、情节设置以及台前幕后故事。

  升华回家主题

  谈及《七日·生》编剧内核,周青青说:“原著围绕洪银河父女的这条线只适合拍电影,如果做电视剧,就需要添加更新的东西,兄弟情、师生情,以及关注海外华人安全的问题,我们融入了自己的思考,把回家的主题做了升华。这样,角色更饱满,情节也更丰富。”

 

  编剧兼职制片

  这部剧拍摄过程中,编剧都参与其中,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出意见。叶小刀说:“拍摄时我们都会跟组,根据现场的情况和条件随时调整剧本,绝不凑合。我在拍摄中也做了一些制片的工作,编剧能参与到制作中,对提高电视剧的质量有好处。”

  尝试类型化题材创作

  在王思锋看来,参与《七日·生》创作给自己更多的是启发和成长,“国内的一些编剧还停留在创作的思维上,想实现制作人模式非常难,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们的创作模式是在推动行业发展,提高编剧创作之外制作的水准。”因为可以跟剧组拍摄,编剧在拍摄中的话语权凸显,这也给了王思锋很多创作方面的灵感。

  王思锋说,编剧们先根据故事做一个完整的大纲,再细分到点,“到分集阶段大家就分开创作,最终再做一个统稿,可以说对人物的把握、对剧情细微的变动都表示我们在尝试类型化创作的决心。”

  李习武说,在编剧看来,一部好的作品是多方面强强联合的结果,“我的眼光相比以往提高了不少,做了《七日·生》后成长很多,比如把眼光放在结构的搭建上,让编剧思路充分得到尊重和有效执行,这使得电视剧制作形成良性循环”。

  本报记者 刘桂芳

这里是广告,联系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