轮回一甲子拴得住观众保得住初心 从《朝阳沟》唱到《重渡沟》
□大河报·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实习生林赛赛文记者张琮摄影
见到贾文龙时,他刚从医院诊看完嗓子回到办公室。此前的两天,豫剧现代戏《重渡沟》7月1日、2日在省人民会堂连演两场,反响热烈。剧中饰演马海明的贾文龙,除了大量的唱段,还展示了不少高难度动作戏。
《重渡沟》刻画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乡镇基层干部马海明的鲜活形象,让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,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特色。6月初,该剧刚刚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。
有着“全国现代戏红旗团”美誉的河南豫剧院三团,1958年推出的豫剧现代戏《朝阳沟》,至今常演不衰,拴保、银环、拴保娘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。从《朝阳沟》到《重渡沟》,正好一个轮回。《朝阳沟》编剧杨兰春常说的“生活有多深,水平有多高”,在一个甲子之后依然是《重渡沟》主创团队坚守的初心。
◆生活的底子要足够厚
“草争日头人争气”“不见兔子不撒鹰”……《重渡沟》通俗接地气的中原语言,让观众倍感亲切。
该剧由何中兴、姚金成联合编剧。执笔编剧姚金成是豫西人,这些方言土语都来自他常年的语言积累,凭着对农村生活的熟悉,他笔下的人物,总让观众感觉像是“身边的那个人”。
“这唱词听着真得劲!”一位老戏迷现场不住地赞叹。他想起了《朝阳沟》经典唱段“那个前腿弓,那个后腿蹬”的那种味道。
这段拴保教银环锄地的唱词,凭着浓郁的生活气息,传唱了几代人。去年,年过八旬的著名作家王蒙来郑州时,回忆起青年时对豫剧的印象,还能模仿着河南话哼唱出来。
“生活有多深,水平有多高”,这句出自《朝阳沟》编剧杨兰春之口的艺术箴言,河南戏曲圈的人都不陌生。
第三代“拴保”盛红林,在《重渡沟》里是吕二涛扮演者。“描写现实生活要有真实依据”,是他从《朝阳沟》中得到的启示。
杨兰春仅用了7天时间,就编写、排演了初版《朝阳沟》,被视为艺术传奇。但盛红林深知,7天之外,是长期在农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、亲身感受观察的结晶。
“对婆媳相处、长辈晚辈相处,用什么语言用什么方式处理,都有生活依据,生活的底子要足够厚,写出来、演出来的才是接地气的,才是真诚的,才是真实的。”盛红林说,演员没有农业劳作的经历,大家排练时就到农村锄地、挑水、摇耧。
每排一部戏都要根据剧情要求去体验生活,这早已是河南豫剧院三团的必修课。之前排练《焦裕禄》时深扎在兰考,这次《重渡沟》则是剧组全员两赴重渡沟。每次封闭排练持续20天,除了一天三班共10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外,大家还要在重渡沟走访,和乡亲们聊天找寻人物灵感。
为何要深入故事发生地?贾文龙说,到当地排练能给二度创作提供很多素材,也能启发主创人员进一步融入剧情。
剧中有一个矛盾冲突,为方便游客,村里花七八万盖个水冲厕所,却被质疑是在穷山沟里“烧包”。这个盖厕所的小争端,是编剧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到的,在剧中举重若轻地折射出现实中的观念变迁。
“向生活学习,观察身边人”,是第三代“银环”杨红霞的职业习惯。她记得,《朝阳沟》复排时,因为自己没有下乡的经历,前辈就找来二十多位下乡知青,请到团里讲故事,这让她摸准了银环最初“下乡又动摇”的心理。
过去饰演的角色多是年轻姑娘,杨红霞就悄悄观察团里年轻人的行为动作和说话语气。不过,这次在《重渡沟》里饰演的马海明妻子关长荣是农村中年妇女,这对她是一种考验。
不过,下乡演出和群众打成一片的经验,让她找到了人物感觉。“上台演完银环,农村大嫂们总是围着我,热情地拉着我的大辫子,爽朗地笑,拍腿表达惊喜。这些对我塑造说话快人快语、性格豁达开朗的关长荣,都很有帮助。”
一个简单的抹泪动作,杨红霞就有自己的观察:小姑娘哭时,手是反过来用手背擦,胳膊肘是平的,还会往身上一抹,但妇女是用手掌去抹泪,捂一下鼻子,两种感觉是不一样的。
“每一处细节只能依靠日积月累的沉淀,长期琢磨悟出来。”她说,只有这样,一旦进入角色,才能全方位体现出来。
◆将沉甸甸的人立在舞台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