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季收官,总导演接受新京报专访,揭开六年来制作幕后,如何与时俱进推出潮流主题
不要熬夜、垃圾分类 《奔跑吧》常青有秘诀。
历经三个月,浙江卫视《奔跑吧》第三季将于今晚正式收官。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,以及澳门回归的第20个年头,《奔跑吧》将最终录制地选在澳门。与往季不同,本季将以一场温馨感人的“老友记”打响收官之战,小沈阳、井柏然、左超、沈佳妮、陈立农等悉数现身,与兄弟团经历“情感大考验”,并体验丰富多样的异域风情。
作为市场中最长寿的综艺之一,《奔跑吧》已经陪伴观众走过六个年头。在六年中,节目经历了成员换血、风格转型等调整,新一季更因为“兄弟团”多数成员的暂离而出现不少质疑声,但垃圾环保主题、鞍钢父子主题、烧脑特辑等正能量又不失趣味的内容,仍为观众带来诸多惊喜。
节目总导演姚译添在接受新京报独家专访时坦言,他将本季《奔跑吧》看做一档焕发生命力的“新”节目,同样也是这档综艺的“新”起点,“这一季我们有更年轻化的制作理念和制作模式。相比以往从嘉宾出发,我们此次完全从内容出发,希望给予大家更多精神力量。”
风格、表达趋于年轻化
从“黄河大合唱”“龙舟争霸赛”到“冰雪运动会”“联合国环保演讲”,每季《奔跑吧》的主题都与当下社会热点话题紧密相连。而本季节目也选择了“垃圾分类”、“熬夜特辑”、“鞍钢父子职工”等更贴近生活且具烟火气的内容。姚译添表示,《奔跑吧》做到了现在,想要保持年轻的状态,首先便是改变风格以符合潮流。无论是诙谐的“特辑”,还是正能量的主题,都需贴合当下时代所需的表达。
例如第三期聚焦的“熬夜”便是如今年轻人讨论最多的话题。以往综艺节目大多只停留在形式上,通过半夜录制体现熬夜现象,但《奔跑吧》此前调查了诸多熬夜群体的熬夜心理,并在节目中真实还原了熬夜吃夜宵、打游戏、去保健中心等一系列年轻人的夜生活,“我们希望通过年轻人感兴趣的方式,讲他们关注的话题,并在其中给予大家一些正确引导。例如节目最后的落点在于熬夜前后的照片对比,我们也邀请到专家介绍熬夜的危害,以及熬夜后如何保持健康。”
在主题年轻化的同时,本季《奔跑吧》也更新了表达语态,“今年我们团队加入了年轻的新人,设计了更多年轻的游戏玩法。”例如“音乐特辑”虽然仍采用了600人合唱老歌的传统内容,但节目组却设计了给电台打电话、动感单车发电唱KTV、老歌新唱等新潮的游戏方式,让嘉宾玩得开心的同时,年轻人也有极强的代入感。而本应严肃的“环保主题”中,节目组则把生活垃圾做成“空气炮”,搭配趣味十足的泳池飞椅,传递给观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,“很多游戏我们在以往节目中都玩过了,所以这一季我们带着年轻人的思维,研发了很多全新创意,希望能让大家觉得节目好笑的同时,还能带来积极意义。”
空镜、片头追求电影质感
在第一期“环保主题”的片头,节目组采用电影倒叙的方式,由最后Angelababy做问答题的紧张时刻开始讲述,“闪回”本期关键游戏环节,悬念感十足的同时,也吊足了观众对节目的胃口。
本季《奔跑吧》在制作层面加入了电影质感的巧妙设计,例如采用电影节奏的片头拍摄,“环保主题”“音乐特辑”等均是从最后悬念十足的舞台开始向前讲述;而字体的设计、巧妙地插叙等方式,都采用了电影的制作理念。此外,本季节目也加入了大量的空镜头。例如“环保主题”的泳池飞椅环节,垃圾本体在节目中并未出现,但节目组却单独拍摄了大量空镜,通过后期插入来介绍垃圾原本的模样。据悉,《奔跑吧》专门有一个小组负责“无MC”的空镜拍摄,每个镜头都按照广告级别来设计,并采用专业电影机器拍摄;而空镜的节奏、衔接、调色,也均是以电影质感来调整。
在姚译添看来,这种叙事和拍摄手法并不新奇,但由于对镜头、后期、剪辑逻辑性的极高要求,在综艺中并不常见,“《奔跑吧》对节目品质的要求一向很高,同样,提升难度也很大。所以虽然观众不一定能注意到我们此次在拍摄机器、后期制作上下的工夫,但我们还是希望进一步增加节目质感。”
从关注明星到聚焦主题
从2014年开播至今,《奔跑吧》已伴随观众走过六个年头,同时也见证了国内户外真人秀的潮起潮落。在姚译添看来,本季《奔跑吧》的改变,无外乎是想用更年轻的状态来直面“综N代”所需的生命力延续,乃至于他将本季《奔跑吧》视为一档全新的节目来制作,“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新鲜程度支撑观众继续关注,所以在保留节目传递快乐、给予精神能量的初衷的同时,在制作理念、制作模式包括嘉宾团队上,我们都需要有一套新的内容。”